托卡马克之冠:你可能不知道日本做了多少“努力”,才拉来原子能机构“背书”
2023-07-06 08:01:48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托卡马克之冠】

虽然福岛核事故中产生的核废水已经不是第一次流入大海了,但是作为日本政府正式做出的官方决策,把核废水排入大海一事依旧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尽管随着福岛核危机的日益拖延,所有人都已经一再调低对日本政府处理此类事件的责任预期,但日本政府不负责任的程度还是超出了大众的想象。


(资料图片)

原子能机构表态成“令箭”

最近有些人援引日本外务省的通稿,高强度复读关于“氚无害”“低放射”“可以喝”等日方文宣话术,甚至还有人碰瓷国内核电站,声称二者排放都一样云云,企图通过指东打西转移视线的方式来为日本的决策灾难开脱洗白。从这个角度上说,日本外务省的公关经费也算是没有白花。

如果日本的核废水真像他们声称的那样低辐射可以喝,那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喝掉呢?需知日本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也是有缺口的,既然能喝那为什么不直接给日本居民喝呢?

1965年苏联用原子弹在哈萨克斯坦的塞米巴拉金斯克州炸了一个水库出来,辐射消散后,为了证实水库安全可用,时任苏联原子能部部长斯拉夫斯基跳进水库游泳以示安全。

资料图来源:mediadrumworld.com

2010年美国发生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佛罗里达海滩一度因此关闭。在漏油被清理干净,水下漏油点被控制住之后,海滩重新开放,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带着自己的女儿在佛罗里达游泳以示安全。

苏联人搞得,美国人搞得,你日本人说的比苏联人和美国人加起来都好听,那你为什么不喝?

估计日本人,尤其是日本政府内心也清楚,任何技术都必须要由人来实施,人是事故处理的首要因素,当人本身不靠谱的时候,讨论技术就没有意义。

此事发生之后,在事关全球公共治理的问题上日本的政府信用已经事实上破产,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日本为什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如此决策?它的决策依据是什么?或者说,它的底气何在?

无非两条:一是美国政府的袒护,二是国际组织的背书。

前者很好理解,美国政府对自身及盟友在事关全球公共治理的问题上予以袒护是一个公开的国际政治现象,这甚至谈不上是什么秘密。其在这一过程中的双重标准是明确而不加掩饰的,甚至被袒护方自己都不讳言这一点。

比如眼下日本方面就在反复强调其行为获得了美方的认可,其沾沾自喜的嘴脸仿佛是拿到了尚方宝剑,获得了免死金牌;而由于洋流原因,美国实际上是日本排放核废水的主要受害方,但美国方面居然对日本这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感谢”,这种沆瀣一气的表态委实不堪入目。

而后者就非常值得玩味了,此次事件中,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表态成为日本文宣通稿、日本媒体以及国内某些人拿来当令箭使的诸多鸡毛中最大的一根,在他们嘴里,有关叙述甚至演变成了“联合国允许日本排放核废水”。

虽甚荒谬,但国际原子能机构没有对日本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施加足够的压力,其出台的有关声明至少在纯粹理论层面认可了日本排放核废水的可行性,这也是事实。

为何如此?

就此问题,我陈述一些基本事实。

日本积极介入国际组织

二战结束后,与在国际场合中对美国的俯首帖耳和唯唯诺诺不同,日本在国际组织中的扩张和布局是非常激进、非常有侵略性的。

由于主权结构受限,日本极其重视扩大自身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通过JPO项目,向联合国的诸多国际组织输送工作人员,通过人事组织关系来影响、介入乃至操控国际组织的一般政治实践。

JPO项目的全称为初级专业人员项目(Junior Professional Officer program),它的前身是1954年由荷兰政府与联合国粮农业组织创立助理专家项目(Associate Experts),当时双方约定,由荷兰政府提供费用和派遣人员至联合国粮农组织工作。

由于该项目同时满足了联合国的人力需求和国家对具有丰富国际工作实务经验的人员培养需求,因而大受欢迎,联合国的其它组织也陆续开展此类项目,与联合国有密切关联但并不从属于联合国的一些国际间组织——例如亚洲开发银行——也有类似项目。

  • 为你推荐
  • 培训
  • 简历
  • 职场
x 广告

职业

专业

考研

x 广告